第384章 该给一点震撼了
,还是碱性地,从汉时起此地就建立了马场,乃是关中顶级的牧场。
李爽点了点头,带着贾思勰离开后,回到了临时建起的大帐之中。
贾思勰与李爽独处之时,便滔滔不绝的汇报了他的工作进度。
关中虽有种植水稻的地方,但产区小,大部分地区和北方其他地区一般,都是旱田。
贾思勰主政之下,实行的是粟——麦——豆类轮种制度,两年三熟。
对于北方的游牧民族来说,农业是个粗糙的活。他们并不是不种地,有时也会靠着种田收取粮食作为补充。不过游牧民族的农业,就是将种子撒在地里,第二年来看,能收获多少便是多少。
可在贾思勰这里,农业就是艺术。
百姓宅子的构建、永业田种植经济作物的区别、各个地方的水土地势,种种因素都与农业息息相关。
对于关中百姓来说,贾思勰主持之下的农业生产,简约、简便,但不简单。
李爽点了点头,道:
“本王欲在关陇灵夏恒朔等地设立多个监司,司掌牛羊驼马。”
贾思勰走到了李爽身边,看了看具体的资料,有些惊讶。
北魏的畜牧业极其发达,甚至一度是国家的支柱产业,曾经在大马营草滩也就是山丹军马场养了百万匹马。
到了今日,依旧有着大量的留存。
贾思勰看了看李爽的设计,基本上是在北魏旧有的体系上作了升级。
陇右诸监、河西诸监、夏州监、恒朔诸监,除此之外,还设有长安牧苑、沙苑监和楼烦监。
这的确是一个宏大的构想,不过最终要完成不是一年两年就能完成的。
为什么马政要国家来推行?
最大的一个原因,老百姓不爱养马。
老百姓养鸡,只需要偶尔喂些谷子,不仅可以吃,且鸡能生蛋,丰富餐桌。
老百姓养猪,猪不但什么都吃,养起来简单,而且猪对农业生产大有裨益。便是杀了猪之后,剩下的骨头,磨成粉撒田里,也能增肥。
老百姓养牛,那更不用说了,乃是耕田、运输主力!
可马不一样,养马不但耗费时间精力,而且成本高昂,更重要的是,养了没多少用。
论耕田、运输,马比不上牛。
论肉奶产出,马也比不上牛羊猪。
而且,马一边吃一边拉,粪便是酸性的,糟蹋庄稼。
对于种田的老百姓来说,他们一没时间照顾马匹,二是养来性价比不高。而且,光是糟蹋庄稼这一点,就是死穴。
所以,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