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1章 一路战报,一路战胜。
挑战,却是真的。皇帝的猜忌,部族的野心,还有那潜藏在暗处的妖乱余孽……每一样,都足以掀起腥风血雨。
但他不怕。他的刀,他的兵,他的北地,还有身边的这个人——足够支撑他,走下去。
凤辇里,司马锦绣放下茶盏,轻轻掀起车帘。前方,柳林的背影在晨光里格外挺拔,像一座永不倾倒的山。她望着那背影,心里忽然安定下来。
洛阳的宫墙渐行渐远,北地的风沙还未到来。但她知道,属于她的“守城”之路,已经真正开始了。这一次,她不再是孤身一人。
车队浩浩荡荡地驶出洛阳城,向着北方而去。车轮滚滚,扬起一路烟尘,像一条巨龙,在大地上缓缓前行。前路漫漫,却已注定不凡。
镇北亲王的仪仗驶出洛阳三百里后,速度愈发悠缓。马车在官道上碾过,辙痕里盛着秋日的暖阳,车窗外的田埂上,农人正弯腰收割稻子,金黄的稻浪翻滚着,映得柳林玄色的披风都染上几分暖意。
“王爷,北地急报。”霍三骑马凑近车窗,声音压得极低,手里捧着的密信边角还带着风尘。
柳林正把玩着一枚从洛阳带来的玉佩,闻言挑眉:“念。”
“黑风谷的蛮族骑兵退了,赵将军追出三十里,斩了他们的左贤王,夺了三车战马。”霍三的声音里带着笑意,“还有,幽州刺史奏报,说边境的白雾已经彻底散了,百姓们正在田里补种冬麦,都念着王爷的好呢。”
柳林“嗯”了一声,将玉佩扔回锦盒:“让赵虎别追太狠,留几个活口给草原传个信。就说……本王回来了。”
“是。”霍三应着,转身打了个手势,身边的亲卫立刻会意,快马加鞭向北而去。
这已是柳林离开洛阳后的第七封捷报。从最初的“蛮族异动”,到后来的“白雾渐散”,再到如今的“斩将夺马”,每一封奏报都像一记重锤,敲在洛阳城的养心殿里。
此时的养心殿,皇帝正对着一叠奏报发愁。明黄的奏章堆在案上,几乎要没过砚台,每一本的封皮上都印着“镇北亲王府”的朱印,字里行间都是北地的捷报——
“冀州大捷,斩蛮族三千,俘牛羊万头”
“青州屯田丰收,可供军粮三年”
“幽州肃清匪患,流民尽数归乡”
“并州军器监铸成百门火炮,威力远超旧制”
李福安站在一旁,看着皇帝捏着奏报的手指泛白,大气都不敢出。这些奏报每天准时送到,比宫里的早膳还准,每一封都写得天花乱坠,字里行间却都透着同一个意思:北地离了谁都转,离了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