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3章:焦大为啥能凭一骂一哭出名
人家,连个规矩都没有?”贾蓉答应了“是”。众人见他太撒野,只得上来了几个,揪翻捆倒,拖往马圈里去。焦大益发连贾珍都说出来,乱嚷乱叫,说:“要往祠堂里哭太爷去,那里承望到如今生下这些畜生来!每日偷狗戏鸡,爬灰的爬灰,养小叔子的养小叔子,我什么不知道?咱们‘胳膊折了往袖子里藏’!”众小厮见说出来的话有天没日的,唬得魂飞魄丧,把他捆起来,用土和马粪满满的填了他一嘴。]
以上可知。
其一、这个曾经主动喝马尿,省下水来救主子的焦大,如今却被主子的后人捆绑起来,塞了满嘴马粪!看了,实在叫人心酸。他受到这样的折磨,只是因为他看不惯贾府后人的败家行为,说了几句实话,发了几句牢骚而已。言词固然激烈,但却都是字字溅血的酒后真言!特别是他那句“咱们‘白刀子进去,红刀子出来’!”的慷慨之言,既叫人感觉气势磅礴,又叫人感觉悲壮万分!
其二、焦大骂人,只是喝醉了才骂,清醒时却不骂。醉话常被人当成瞎话,胡话。作者这样安排焦大的言词,给人一种似假还真,似真又假的效果。正所谓会听的听门道,不会听的听热闹。正因为焦大是喝醉了骂,这话让没醉的主人听了去,纵使尖刻,但似乎也没有处置他的道理,因为等他酒醒的时候,他全可不认帐。所以,焦大纵使骂了那么难听的话,还可以留在宁府里继续冷眼看他们胡作非为。可见,焦大这个人,平日里是清醒的看,糊涂的骂。这样才成了宁府里的一个不倒翁。
其三、焦大的存在,最像贾府的一部“史记”。贾府从创业,发展,到灭亡,完完整整都被他看在眼里,记在了心里。
我们看一下他八十八回的那一哭,虽是续书,让人存疑,但也可以作一种理解吧。
[焦大见问,便号天跺地的哭道:“我天天劝这些不长进的爷们,倒拿我当作冤家!爷还不知道焦大跟着太爷受的苦吗?今儿弄到这个田地,珍大爷蓉哥儿都叫什么王爷拿了去了,里头女主儿们都被什么府里衙役抢的披头散发,圈在一处空房里,那些不成材料的狗男女都象猪狗似的拦起来了。所有的都抄出来搁着,木器钉的破烂,磁器打的粉碎。他们还要把我拴起来!我活了八九十岁,只有跟着太爷捆人的,那里有倒叫人捆起来的!我说我是西府里的,就跑出来。那些人不依,押到这里,不想这里也是这么着。我如今也不要命了,和那些人拚了罢!”说着撞头。众衙役见他年老,又是两王吩咐,不敢发狠。便说:“你老人家安静些儿罢。这是奉旨的事,你先歇歇听信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