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章 坐诊的好处,神探方言(3K)
的对,前面有个稍微明显点的半掌脚印,确实是磨损纹路细腻,这种只有在小范围移动摩擦才有这个细节。”
接着另外一个也点头:
“嗯……我也注意到了,那确实是办公室人员和老师才有这种动作。”
方言听到后,松了一口气,然后又指着那个他们没有推断出来的脚印,说道:
“而另外那个年轻人的足迹,他有股子步伐轻松且灵活的劲,很可能是从事较为灵活的职业。”
“配合盗窃五家都没有人发现,我认为应该是个体型消瘦的舞蹈演员或者运动员。”
“并且可能练习过柔术,轻功之类的。”
说完他把目光投向众人,等待着他们的回应。
方言的分析是根据自己对于人体的了解来判断的。
这么久的坐诊,他也接触过不少职业的人。
在练武和望诊技能的加持下,他基本上一见面就能给人的职业判断的七七八八的,现在用足迹判断脚印,完全就是之前的经验累积。
下面那个年龄最大的足迹专家说道:
“头,我认为方专家说的有道理,苏联的《犯罪对策学》对于职业判断这块,确实是有类似的记载。”
“更重要的是,我也觉得敌特间谍坐办公室,或者做老师才更加容易获得信息。”
听到这话后的秦农摸着下巴沉吟了一会儿,最后他点点头:
“嗯,我也想起来了,64年的时候,马玉林和苗春青的步法追踪技术表演,讲课的时候也说过类似的手段推断罪犯特征。”
说罢他转过头对着方言问道:
“你学过这些?”
方言摇摇头,说道:
“没有,我就是按照我坐诊的经验来判断的,我甚至连你说的马玉林和苗春青是谁都不知道。”
这会儿下面的井里的专家已经都爬了上来。
刚才那个最先同意方言的足迹专家开口说道:
“马玉林是我们国家步伐追踪的创始人,他原本是内蒙古赤峰的一个放羊的农民,早年的时候给地主放羊的时候,练就了追踪蹄印的本事,后来59年的时候,被特招进了当地市公安局刑警队。”
“因为他每次都能通过脚印,准确判断罪犯的大概情况,所以在我们内部名气很大,全国各地都邀请过他帮助破案。”
“苗青春是科班出身的教授,专门就是研究苏联的相关知识,他是这里好多年轻一辈足迹专家的老师,也在全国到处支援,只是这段时间正好不在京。”
另外一个人说道:
“不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