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3章:主公何在?
于是令军中发丧,诈言曹操以死,早有人来濮阳报曹操被火烧伤肢体,到寨时已身死,吕布随即点起军兵,杀奔马陵山来,将到曹寨之时,一声鼓响,伏兵四起,一场混战,吕布死战得脱,败走回濮阳,两边拒定,各不进兵。
当月,蝗虫四起,食尽禾稻,关东一境,每谷一斛,直钱五十贯,人民相食,曹操粮尽,引军回鄄城屯住,权度岁荒,吕布亦引兵出,屯山阳就食,因此二家罢了刀兵。
曹操、吕布两方打得正酣,陶谦此时却在徐州身染重病,遂请糜竺、糜芳等人议事,陶谦欲将徐州让于刘备,刘备仍不肯受,一众官员俱都恳请刘备,不多时陶谦气绝身亡,因此玄德领徐州牧,糜竺、孙乾等辅之,刘备尽取小沛军马入城,出榜安民,一面安排丧事,谦亡年六十三岁。
后有诗赞曰:
徐州太守陶恭祖,圣世巍巍梁栋材。报国有心扶汉日,爱民秉政立尧阶。
知人克己勤三让,盛德芳名播九亥。奸党未除身已丧,忠良闻说痛伤怀。
曹操在鄄城得知陶谦已死,刘背刘玄德领徐州牧,心中大怒:“冤仇不能报,汝不费半箭之功,坐得徐州!吾必先杀刘备,后戮谦尸,以雪先君之冤!”即刻传下号令,克日起兵攻伐徐州刘备,刘备这可真是坐不暖席,祸又将来啊!
曹操准备起军去打徐州,荀急入,谏言道:“昔高祖保关中,光武据河内,皆深根固本以制天下。进足以胜敌,退足以坚守,固虽有困,而终济大业。主公本首事兖州,且河、济天下之要地,是亦昔日之关中、河内也。今若取徐州,多留兵则不足用,少留兵则吕布乘虚寇之,是无兖州也。若徐州不得,将军当安所归乎?今陶谦虽死,更有刘备守之,城中居民念昔日父兄之德,必助刘备死战也。弃此而取徐州,弃大而就小也,去本而求末也,以安而换危也,愿将军熟思之。”
曹操觉得荀说得很对,便问道:“今年军士无粮,如之奈何?”
荀献计道:“不如东略陈地,使军就食自汝南、颖川。黄巾余党刁德、周令、何林、王会等劫掠州郡,多有金帛、粮食,此等贼徒又容易破,破而取其钱粮以养三军,朝廷喜,百姓悦,乃顺天之事也。”曹操闻言大喜,是年十二月,留夏侯元让、曹仁守鄄城等处,自引兵先略陈地,次及汝、颖二地。
黄巾余党刁德、周令、何林、王会等闻知曹操率兵攻到,遂引众来迎,会于羊山之下,黄巾余党十余万,漫野而进,惟务狐群狗党,并无队伍行列。
曹操令强弓硬弩射住,又令典韦出马,典韦臂挟双戟,来往阵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