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9章
农人走到田间,挥舞着锄头,砸下去,只余下一个个浅坑,土地仍冻得结实。
有经验的老农心中升起一阵担忧,雪再不停,天气仍不见转好,不能及时下种,今年的粮食恐会歉收。
朝廷免了顺天府的税粮,农户却要吃饱肚子,佃户更要交租。
误了天时,是老天爷不给饭吃,刚过了几天好日子,又要尝到一家老小饿肚子的滋味了吗?
官道上,十几骑快马飞驰而过。
驿站里歇脚的流官和往来公干的吏卒顺着声音看去,都凝重了情。
“锦衣卫?”
“瞅着像顺天府去的方向。”
“莫不是又有哪位官老爷犯事了?”
“难说。”说话之人看看四周,压低了声音,“看这架势,八成是个大官。”
“难不成是北京六部……”
“莫要多言,快些用了饭食,尽早赶路!”
一名虬髯大汉听到众人的谈论,眉头不由得拧紧,三两口吃完饼子,让驿卒-灌-满-水-囊,抓起腰刀,刀鞘拍在同桌的几个军汉身,大声道:“吃饱了,启程!”
“千户,再歇歇。”
“歇什么歇?!”被称千户的虬髯大汉一瞪眼,“总戎怎么吩咐的?军情紧急!朝鲜国王的书信……”
“千户慎言!”
一个穿着袢袄,却是文吏样的军汉连忙起身,拦住大汉的话头,留意四周,见无人注意,才缓了情,却还是给大汉提醒,“千户,此事机密,定要慎言。”
这话是能随便出口的?泄露了消息,吃不了兜着走!莫说孟总戎不会放过,回京就得被南镇抚司的兄弟们带去,好好松动一下筋骨。
大汉情一凛,“马校尉说的是,是我疏忽了。”
经过这一小段-插曲,军汉们再无心休息,纷纷抓起腰刀,起身走出驿站,翻身跃上喂好草料的军马,猛的一拉缰绳,军马扬起四蹄,向南飞驰而去。
一北一南,两队锦衣卫分别驰往顺天和应天。
于此同时,孟清江已赶回了孟家屯,来不及休息,进屯之后,直奔孟家的祖宅。
有族人看他行色匆匆,难免觉得奇怪,出口询问。
孟清江心知自己过于焦急,露了痕迹,只能托辞孟五姐出阁,做堂伯的来看看,稍后还要尽快赶回兴州,才勉强打消了族人的疑心。
“十二郎可没少照顾族里,族中子弟能到大宁儒学读书,也是看的十二郎面子。三姐出阁,我在北边运粮,没得着消息,这次总不能再错过。”
孟清江说得真切,族人到底没多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