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清和

首页

第177章

一等伯,被赐国姓,镇守一方,受天子赏识,同皇子交好,与勋贵称兄道弟,和宦官锦衣卫也有着不得不说的关系,纵观洪武朝至今,有此等成就的屈指可数。

人有上进心是好事,可这也太有上进心了。

不提-抄-刀子砍杀的军汉,寒窗苦读的酸丁都会眼红。不过,兴宁伯应该也算是读书人出身……

成国公的脑补能力十分强大,想着想着,思路就开始拐弯,杯中的茶水凉了,仍是一口接着一口的倒进嘴里。

写完信,从头至尾的看一遍,确认该写的都写了,不该写的一点没有,孟召来亲卫,“尽快送到总兵官手里。”

“是!”

亲卫一声应诺,朱能终于回。

“贤弟信写好了?”

“今日之事,已在信中详细写明。”孟道,“李大令是能办事的,今天来的这些商人,应该没有笨人,只要点上几句,都会明白这不是一锤子买卖,做的时间越长,获得的利润越大。”

朱能点点头,暗中思量,等到班师回朝,该想个办法,从族中挑选几个成器的送到北边。宣府开原都是皇子镇守,北京有魏国公,大宁有兴宁伯,只要能出头,都会有个好前程。

至于悬而未决的皇太子之位……朱能又端起茶杯,甭管文渊阁和翰林院跳得多厉害,天子不松口,一切都是未知。

三位皇子都是嫡子,虽然都已封王,从封号和封地却不难看出天子的倾向。

平王是嫡长子,战功和今上登位后的表现却不及汉王赵王。平王世子却着实得今上喜爱,又占着皇长孙的名头,结果实难预料。

朱能皱眉,身为武将,自然希望朱棣的继承人亲近武臣,至少不要像皇太孙一般重文轻武,让文人翻了天。但他也清楚,天子的想法不是臣子能够左右。

敢私底下搞小动,妄图左右天子之意的,基本都不会有好下场。但为家族考虑,他也该……

正想着,突然听到孟的声音,“国公爷,可要再倒杯茶?”

朱能低头,杯里的茶水早就没了,他一直在用空杯子喝茶?

“咳!”

成国公咳嗽一声,茶杯放到桌上,掩饰刚刚的走。

孟没多话,提起茶壶,将茶水注入杯盏之中。

朱能刚刚在想什么,他自然不好奇,但知道,好奇心杀死猫。猫有九条命,他只有一条,还是安分点好。

厢房里陷入了沉默,成国公继续喝茶,孟继续写信,不是写给沈瑄,而是写给远在北疆的朱高燧。

说来也奇怪,在一般人看来,朱高燧的性格委实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