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清和

首页

第109章

何而做官?

金钱权势,如花美眷?

修得文武艺,卖与帝王家?

诚然,每个人都不能免俗。

但在最初,坐在儒学中,听儒师讲授论语经义,人伦纲常,自己所思所想的,最想做的,到底是什么?

记忆已经久远,仿佛被尘沙埋没。

有人拨开尘土,找回了本心。有人仍是浑浑噩噩,始终想不明白。

这也同时意味着他们将出不同的选择。

从此,两者将分别走上不同的道路,且越行越远。

不过,无论是前者还是后者,此时都忙着自省己身,没空找孟的麻烦。便是同孟十二郎结下梁子的解缙,也在杨荣和杨士奇的劝说下暂时偃旗息鼓。

情况对己方不利,天子明显偏向武将一方。

能寒窗苦读位列朝堂,没一个是脑袋里塞棉花的。暂时蛰伏以待时机,是目前最好的选择。

解缙等人突然沉寂下来,让孟十二郎很是憋闷。明明准备打一场恶仗,拳头挥出去,却打在棉花上,浑身的力气都没了用武之地。

武官们倒是整日里笑口常开,没了动不动就朝自己喷口水的酸丁,当真是解放区的天是晴朗的天,解放区的人民好喜欢!

少了言官们成堆的弹劾奏章,通政使司的工效率蹭蹭拔高,脚步明显轻快许多。为了一点鸡毛蒜皮的小事也要参上一本,负责勘合封存奏章的通政参议也烦。不仔细辨验是失职,仔细查阅则会发现,大部分言官递上的奏本纯属没事找事,着实是浪费精力和时间。

如此一来,朱棣每日的工也轻松许多。就算和老爹一样热爱工,他也没兴趣累死自己。比起对着满篇之乎者也的奏本,他宁愿跨上战马,提起长刀,和北边的鞑子干上一架。

做皇帝不是个轻松的职业,但能尽量减轻一下工量,终究是件好事。

对于压下了文官气焰,间接减轻自己工量的孟,永乐帝是越看越顺眼。

被皇帝看顺眼,大多意味着两件事,要么升官,要么发财。

对自己看好的人,朱棣一向很大方。

大笔一挥,赏金百两,敕封孟为北平留守行后军都督府都督佥事,年后赴任。

接到敕令,孟狠狠掐了自己一下,真疼,绝对不是做梦。

正二品都督佥事,比指挥还高了一级。这是人坐在家里,馅饼就砸破屋顶掉在了头上?

郑和将敕令交给孟,脸上笑得愈发喜气。

“咱家恭喜兴宁伯高升。”

“郑公公客气。”孟与郑和是老相识,说话少了许多顾忌,“在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