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五章
里,孟就不免叹气,开口问一问是难事吗?向宦官和武官请教真会伤了自尊?
看来,不只建文帝手下的文官不着调,燕王手下的这些文官也是一样。
说穿了,清高的读书人看不起军汉,对内宦更无好感。没有蹦高骂人算不错了,还请教?根本不可能。
孟十二郎摇摇头,文武不和,哪个朝代都有,却在大明朝放大到了极点。
也算是一种特色?
壮汉们最终被孟说服了,主动将粮食和布匹的数量减少一半,用部落里的牛羊换了鸡鸭和盐,在孟同知画出的交换契约上按了手印,拉着额外赠送的马车高高兴兴回了营地。
临走时,还拍着胸口叫孟同知兄弟。
孟笑着目送马车走远,一点也没觉得亏心。
看着挤在院子里的羊群,朱高炽和王府官员们半天没说出话来。
孟同知出手果然不同凡响。不只给出的粮食减少一半,还收获了上百头羊!
“禀世子,这些只是定钱。”孟抱拳,对朱高炽说道,“另有二百五十头羊,会在三日内送来。”
“多少?”
“二百五。”不自觉的抽了一下嘴角,定下这个数字,他也没想到。
朱高炽大喜,拊掌大笑,道:“孟同知果真了得,孤被这些蒙古人闹得头疼,始终想不出妥善的办法。孟同知是如何说服他们的?”
孟没说话,只从怀里取出一叠按了手印的“契约”,双手奉上。
朱高炽好奇的翻看,脸上的表情越来越精彩。
第一张,他熟悉,一头狰狞的绵羊,五个简笔小人。朵颜三卫手里的白条也是这个类型。
第二张,同样是一头狰狞的绵羊,两只胖墩墩的,什么东西?
目光看过去,孟一咧嘴,“回世子,是鸡。”
朱高炽:“……”
斩首五级一头羊,一头羊却只能换两只鸡?
这是什么道理,会算数吗?蒙古人竟然答应?
孟表示,合同内容千真万确,生意也是童叟无欺。
至于原因,他没做别的,只是带着这些蒙古人参观了道衍和尚开办的“养鸡场”。
燕王造反之前,为了地下-兵-工厂的保密问题,在王府养了大量的鸡鸭,还被投诉扰民。
当初,王府用养鸡鸭是为祈福,坚决不能杀的理由搪塞了张昺。夺取北平之后,这些家禽就被移到王府一处偏僻的院落养着,数量越来越多。杀了一批,又有一批成长起来,用军粮不合算,不如和归附的蒙古部落交换。
部落的问题解决了,给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