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清和

首页

第六十章

头支票。

不过朱权也该感到安慰,他并不是朱棣唯一的受害者,除了同样被忽悠的朵颜三卫,朱棣的亲生儿子才被坑得最惨。

什么世子身体不好?

如果朱高煦更了解朱棣的话,肯定会抱着脑袋撞墙,他怎么就这么实在,果真是太傻太天真!

成功拿下大宁城,与宁王结成造反同盟,燕王率领朵颜三卫直扑松亭关。

松亭关守将没做太激烈的抵抗就打开了城门,宁王都在燕王手里,他还反抗什么?干脆加入造反队伍算了。

拿下了松亭关,燕王的手中的军队进一步壮大。

燕山后卫的人数也由原来不足五千人猛增加到一万两千人,虽同资格最老的左卫,右卫和前卫仍有一定差距,但与邱福率领的燕山中卫却已是不相上下。

随即,燕王领兵进入会州,在此重整军队,创立五军,各军任命主将一名,副将两名。

张玉将中军,沈瑄、郑亨为左右副将。

朱能将左军,朱荣、李浚为副。

李彬将右军,徐理、孟善为副。

徐忠将前军,陈文、吴达为副。

房宽将后军,和允中、毛整为副将。

燕王起初考虑令何寿为中军副将,但何寿自北平夺门之战便表现不佳,私下里更是动频频,让燕王心生警惕。

上位者最忌讳的就是手下串-联,尤其是武将串-联。

背着老子拉帮结派,你小子想干什么?!

实际上,何寿真没想干什么,若他真想反叛朱棣投靠朝廷,也不会做得这么明显。

所谓的拉帮结派,不过是为在军中争取更大的话语权。为跟随在燕王身边的老人,张玉朱能他比不上,沈瑄和郑亨这些后来者却实实在在的让何寿心气难平。

若在平时,何寿这种做法可以理解。但现在是什么时候?燕王正举旗造反,此举就显得大大不妥。

被燕王疑心,打上一个问号,注定何寿会离权利中心越来越远。

结果,沈瑄郑亨等人后来居上,五军之中,何寿连个副将都没捞上,只能在燕山前卫指挥同知的位置上继续接受考察。让何寿更加无法接受的是,不需多长时间,武力值连他零头都赶不上的孟十二郎,即将和他平起平坐!

何寿再不服气,有燕王压着,也不敢窝里反,只能对着南军泄愤。

战更显勇猛,屡次立下战功,倒是逐渐扭转了燕王对他的看法,总算在靖难后期摆脱了同知的头衔,升了指挥。

也算是阴差阳错,因祸得福?

扩充了军队,搬空了半个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