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六零章 必胜
的时候没有船上的水师营将士那样自在那样如鱼得水,但是也没有谁像第一次登船出海的菜鸟那样,出现什么晕船呕吐腿软等等情况。
至于杨振本人,那就更不存在这样的问题了。
因为他所乘坐的瀛洲号,是整个船队里唯一一艘大型的远洋夹板船,也是整个船队里最大的一艘战座船。
瀛洲号的乘坐体验,虽然比不上后世的大型游轮,但是其稳定性与舒适度在这个时代已经是首屈一指的了。
三重甲板将整个瀛洲号分为上下四层,其中最下面第一层即底层舱室,装满了弹药粮食等补给物资充当压舱石,空间不小,但几乎全部位于吃水线以下。
第二层、第三层的船舷都在吃水线以上,左右舷各开有一排射击舷窗,既装载了各式火炮及炮手,也运载了大批火枪手掷弹手。
其中第二层左右两侧各设了十五个射击舷窗,共布置了三十门重炮,主要用于远程炮击。
第三层左右两侧各设了三十个射击舷窗,共布置了六十门专门瀛洲号等水师战船铸造的新款冲天炮。
这款冲天炮的口径,不仅比飞雷炮小许多,而且比原来的冲天炮也小一些。
但是其身管的长度,却比飞雷炮长了一倍,照比原来的冲天炮来说,身管也长了一很多,已经有点脱离臼炮的样子了。
照理说,有了这个特点,它就不应该再叫冲天炮了。
不过这款炮所使用的炮弹,仍然是冲天炮所用的开花弹,只是炮弹略小了一号而已,其他的几乎一样,等于是冲天炮的水师营改进型,所以并未改名。
但是有了这些看起来微小的变化之后,专门装备水师营的冲天炮,其射角就小多了,射程也远多了。
当然了,这款冲天炮的射程虽比原来大不少,可是跟船上的重炮比那还是差很多。
杨振下令大量装备它,主要是为了弥补中短距离内的作战火力之不足。
同时也因为它的体型与重量,照比红夷重炮要轻很多,到了关键时刻可以搬运下船,送到陆地上继续使用。
事实上,也正是因为有这款水师与陆战皆可用的冲天炮的存在,杨振下次东征九州岛,才没有带太多的炮兵团营哨队前来。
至于瀛洲号的顶层甲板之上,也就是其第四层,除了舰艉楼之外,就是高大的桅杆、密布的绳索、鼓满的风帆以及奔走忙碌的水手们了。
杨振、李禄、郭小武等人,住在舰艉楼上视野相对开阔的各个舱房之中,依靠事先约定的旗语以及往来通信的“水哨马”即快哨船,统领指挥着整个船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