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明新命记

首页

第六五八章 参半

在辽西奋发有为一番了。

“是啊,小曹总兵的确是一员虎将,叫他驻守连山城,的确比那个不思进取的祖大乐强不少。但是朝廷和洪督师这么做,恐怕又要伤了锦义伯祖大帅的心了。”

方光琛紧接着杨振的话头说了这番话,然后看见杨振若有所思,而张得贵一头雾水,当下呵呵一笑,继续说道:

“若洪督师想要有所作为,辽西兵马不少,没必要非要调小曹总兵出关。若朝廷有意抽调兵马南下助剿,那么小曹总兵在关里流贼面前早已威名赫赫,何不直接叫小曹总兵南下?”

方光琛说完这个话,见杨振和张得贵全都恍然大悟了,紧跟着便摇头苦笑着说道:“京师朝堂之上,总免不了各种勾心斗角,总免不了各种利害算计。

“若是天子与内阁诸公,以及科道言官,能够真正精诚一心,直接让洪督师率其麾下各镇剿匪悍将南下河洛,与杨阁部南北联手,何愁中原湖广流贼不灭?!”

说到这里,方光琛手拿折扇打开来又合上,苦笑着摇头不语了。

而杨振与张得贵听到这里,当下也是叹着气,不说话了。

事实上的确如此,如果以前没有在金海镇打开的局面,那么朝廷从剿匪战场上抽走洪承畴的人马驻防关宁,是为了抵挡满鞑子随时可能发起的攻势,这还说得过去。

但是现在,有了杨振在金海镇打开的局面,辽西已经不需要那么多骄兵悍将驻守了,可以继续保持过去的局面,将辽西继续交给祖大寿来防御,然后将洪承畴及其麾下的各路悍将人马,悉数派回到中原剿匪的战场上去。

如此一来,关内剿匪战场的局面将很快为之一新,不至于最后烂到了不可收拾。

然而,朝廷并没有这样做。

没有这样做,当然是有原因的,而据杨振所能猜到的原因,可能主要有三个。

首先一个,崇祯皇帝与朝堂上的大人物们,很可能认为金海镇坚持不了多久,对于金海镇的存在和作用,仍然持有的是隔岸观火的态度,不相信杨振会成功。

第二个是,崇祯皇帝和朝堂上的大人物们,对于祖大寿及其麾下的辽西兵马,仍然充满了不信任,不相信他们会真心实意地为朝廷出力,不相信他们会在辽西拼死抵抗满鞑子将来可能的进攻。

第三个,有可能是朝堂各位大佬之间的内斗所致,比如杨嗣昌或者陈新甲,他们可能并不希望看到洪承畴继续在剿匪战场上所向披靡,风头盖过他们。

当然了,这些都是杨振自己的猜测,至于真实的原因到底是什么,他也是无从得知的。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