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二零章 机会
就消失在了曲曲折折的海岸线上。
杨振举着千里镜,又往小笔架山岛南边海上观察,只看见大笔架山如同一艘神龙见首不见尾的巨舰,在海面的雾气之中若隐若现。
尚未消散的雾气,给杨振一行提供了掩护,尤其是给郭小武一行登岸哨探提供了掩护,可是也遮挡了他们观察的视线,杨振手里即使有千里镜,也看不了太远。
辽西十月初的清晨,已经十分清冷,杨振在小笔架山岛上停留了一会儿,便下了岛,重新回到了船上,耐心等待郭小武他们归来。
多铎和豪格率领的南下兵马,已经离开松锦前线一天一夜了。
按照满鞑子巴牙喇营、阿礼哈超哈营的行进速度,多铎、豪格率领的前锋兵马,恐怕早已尽抵达宁远城下了。
杨振自知不可能追上多铎和豪格的前军,更不可能赶在多铎和豪格的前面,在他们的必经之地上设伏。
如果说,他曾经有过这个机会的话,那么现在这个机会也已经错过了。
现在他唯一还有机会做到的,或者说能够及时补救的,就是想办法追上满鞑子镶白旗汉军乌真超哈营随军携运的车炮辎重队伍了。
从小凌河以北的锦州城东,过河南下,经过松山、杏山、高桥、塔山、连山,最后到宁远,中间多是浅山丘陵地带,而且穿插着好几天东西走向的河流。
浅山丘陵地带虽有古老的驿道通行,但是山间道路上坡下坡并不好走。
这些道路,对策马而过的骑兵来说,当然没什么难度,可是对于运载着动辄重大数千斤的所谓天佑助威大将军巨炮的镶白旗汉军乌真超哈营来说,可就没那么容易了。
对他们来说,在平地上行进都已经不容易了,何况要翻山越岭,上坡下坡,并且穿越许多山间道路呢。
当然了,对他们影响更大的,还是那些从辽西山地奔流进入辽东湾的东西向的河流。
那些个河流都不大,但是对于运载着重炮和辎重的车队来说,就更是难上加难了。
从万历末年到如今,三十多年的时间过去了,辽西走廊经历了一次又一次战争。
持续多年的战争,让这块土地满目疮痍,该破坏的,能破坏的,早就已经破坏了。
虽然从山海关到锦州城之间纵贯整个辽西走廊的古老驿道仍然发挥着作用,可是原本属于辽西驿道一部分的古老石桥,早已经荡然无存。
而由辽西各个城堡的驻军搭建的木制桥梁,也在之前肆虐辽西的暴雨和洪水之中毁了个干干净净。
之前杨振派了金士俊到宁远去见金国